委员:建议把手机还给孩子 未知 2025-03-10 14:21

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,“人工智能+”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2025年开年来,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,DeepSeek等软件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,人工智能、AI赋能等方向也成为2025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。

今年,除了继续关注中小学科学教育,在人工智能不断涌起的技术创新浪潮下,全国政协委员、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尤其关注这项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。

他告诉九派新闻,人工智能会颠覆现在的教育,可能会真的消灭“差生”,真正实现因材施教。“原来是一个老师面对这么多学生,只能均衡教育,考一样的考卷,学一样的内容,但有了人工智能,我们每一个孩子真的可以学的不一样了,它可以提高我们孩子的自主性。如果喜欢鲸鱼,就可以研究鲸鱼,人工智能会提供和建立所有知识,不是再按照统一的标准来看。”

倪闽景。图/人民政协报

【1】人工智能首先能解决的问题是消灭“差生”

九派新闻:作为上海科技馆馆长和教育家,你怎么看待人工智能?它对教育将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?

倪闽景:我认为会颠覆我们现在的教育,就是我们原来没法做的事情,它去改变了。

首先它可以消灭“差生”,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。因为原来是一个老师面对这么多学生,只能是均衡地教育,考一样的考卷,学一样的内容。但有了人工智能,能用强大的算法为每个小孩设计相应课程,我们每个孩子真的可以学得不一样了,它可以提高我们孩子的自主性。

如果孩子喜欢鲸鱼,就可以研究鲸鱼,人工智能会提供和建立所有的知识;如果孩子喜欢昆虫,就可以研究昆虫,而不是再按照统一的学习要求去做。

九派新闻:这种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存在吗?老师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?

倪闽景:我一直觉得老师是不会被取代的。人和人之间的链接,教师的激励作用,是机器没法替代的。

老师和孩子之间会进入一段深度的情感,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思想、有价值判断的人,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,也是将来教育最重要的部分。或许将来某天,教师传递知识的这部分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替代,但情感方面的是不可能被替代的,所以教师会永远在,人工智能不仅是要成为老师的助手工具,而更重要的是成为孩子的助手。

孩子在学习时,笔和书都是一个工具,但是书是不会进步的,笔也是。如果每个孩子身旁,有一个人工智能体陪伴成长,在学习过程当中,智能体也越来越聪明,越来越了解孩子,甚至在将来的工作时,也能给到相应的支持,这个改变就会非常大了。

人工智能会提升我们的价值判断与思维能力,而不是停留在解题,解题没用,人工智能解得比你快,但它可以让你有更多的解题方法,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。但人工智能也会带来双面性,有一部分学生会成为人工智能的奴隶,一部分学生会成为它的主人,所以教育就显得很关键了。

九派新闻:如何避免这种工具对创新思维的负面影响?

倪闽景: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就是我们的课程教学内容要改,比如统一要求教学部分大大减少。但孩子有感兴趣的内容上不封顶,这样的话我们的学习就打开了,每个人就会就变成不一样的人。统一要求的东西太多,我们就很难有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兴趣。

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不是教人工智能课程,而是要让我们的孩子学得都不一样。人工智能可以来满足我们差异化地学习,这是非常珍贵的一次机会。

【2】人工智能时代,建议把手机还给孩子

九派新闻:上海科技馆在这方面有合作模式吗?

倪闽景:上海科技馆提供了一个平台,核心方法是对接中小学,把相应资源给到他们。

九派新闻:人工智能时代,如何防止造成科学教育的数字鸿沟?

倪闽景:建议要把手机还给孩子,当然,还给孩子的是干净的手机。

我们可以用人工智能让孩子屏蔽掉游戏、屏蔽掉无聊的短视频,这样,孩子有了终端,有了网络,就可以学得很好了。

我们不要寄希望于通过培训让老师的人工智能使用能力提升,因为老师的学习能力不如孩子。我们只要把人工智能的环境还给了孩子,孩子自己会用它很好地学,会超出我们的想象。

九派新闻:你还指出人工智能教育存在课程滞后、师资薄弱的问题,这方面具体有什么突破的办法吗?

倪闽景:这个问题肯定是存在的,但是突破的办法不是通过教师培训,让孩子去用就好了。

我们原来让老师去学、再上课教孩子的逻辑已经行不通了,等到老师学会了,人工智能又往前走了。科技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我们教育的变化速度。目前最新的东西,已经和我们原来的机制不太适合了。

九派新闻特派记者 周雨禾 李杨 北京报道

编辑 王佳箐
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

央视曝光所谓瘦身咖啡真相

2025-03-25

72岁正部级“老虎”被决定逮捕

2025-03-25

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

2025-03-25

我国有9000万“低龄老年人”

2025-03-24

长沙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中考加

2025-03-24

歌声唱深情

2025-03-24

被中纪委点名的李软萍官宣落马

2025-03-23

成都竹子开花 错过再等60年

2025-03-23

西江梧州段被投放电池?官方回应

2025-03-23

南京鸡鸣寺樱花树下人比花瓣多

2025-03-23

蒋介石曾孙蒋友青宣布扎根杭州

2025-03-23

人形机器人越来越全面了

2025-03-23

全国的显眼包都来武汉马拉松了

2025-03-23

云贵之行总书记强调这个“融合”

2025-03-23

民政部:施行婚姻登记“全国通办

2025-03-22

总书记黔滇之行 一条主线贯穿其

2025-03-22

总书记点赞的“土特产”

2025-03-21

郑州东站“维多利亚港分港”走红

2025-03-20

教育部原副部长杜玉波被逮捕

2025-03-20

最动人的歌声 是乡亲们的深情

2025-03-20

四川有学生被人贩子迷晕扛走?假

2025-03-19

普京嘲讽G7:地图上都看不到他们

2025-03-19

李嘉诚卖港口 香港两任特首都发

2025-03-19

我们簇拥在总书记身边

2025-03-19

这些最新部署与你息息相关

2025-03-18

最敢生的省份也开始“抢人”了

2025-03-18

李家超回应李嘉诚拟出售港口

2025-03-18

总书记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

2025-03-18

天津一化工厂发生严重火灾?假

2025-03-17

贪官收茅台让家人埋地里 上面种

2025-03-17

内蒙古448名干部不适宜任现职被调

2025-03-17

台湾一地凌晨爆发枪战

2025-03-17

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、硬杠

2025-03-17

天津连夜调查处置人人信等相关企

2025-03-16

315晚会曝光名单

2025-03-16

315记者为取证吃到吐

2025-03-16

为人类发展繁荣注入文明力量

2025-03-16

坚持和落实“两个毫不动摇”

2025-03-16

云南遇害司机下班后本要给孩子煮

2025-03-15

让文明的灯塔照耀人类前行的正道

2025-03-15

云南一出租车司机遇害 嫌犯潜逃

2025-03-14

赖清德宣布恢复军事审判被批

2025-03-14

72岁正部级“老虎”被开除党籍

2025-03-14

江苏生育津贴不用准备材料直接到

2025-03-14

年轻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冲锋在前

2025-03-14

驻外人员嫖娼遭威胁 向间谍大量

2025-03-13

老外为证明没说谎带邻居来中国

2025-03-13

以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

2025-03-13

商务部等部门约谈沃尔玛

2025-03-12

老鼠爬上餐具觅食 涉事餐厅停业

2025-03-12
展开全文